- 意大利语A1班
- 意大利语A2班
- 意大利语B1班
- 意大利语B2班
- 意大利语C1班
- 意大利语A1-A2班
- 意大利语B1-B2班
- 意大利语500课时
- 意大利语680课时
- 0基础—欧标A1
- 0基础—欧标A2
- 0基础—欧标B1
- 0基础—欧标B2

中国的“五菱”文化和日本的K-car文化
来源:明好教育2016-04-06 09:43:27您是第位阅读者
K-car在日文中叫做“軽自動車”,属于汽车中最轻最小的一类。它们之所以被称之为文化,是因为K-car在日本的发展比较早,而且因为某些原因,这种汽车文化已经相当普遍。
K-car起源于二战后的日本,当时日本作为战败国,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,日本群众很难负担的起一辆汽车的购买和使用。为了挽救当时的日本经济,日本政府才制定了K-car标准,其目的一方面是要振兴日本的汽车企业,另一方面也想找到一个适合当时经济的交通工具。当时的K-car,被限制在2.8米、1米和2米内,而四冲程发动机排量上限则仅为150mL,和单缸摩托车相当。
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K-car的标准也在不断放宽,直到如今,日本的K-car长宽上限已经分别被设定到3.4米和1.48米。
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文化,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,日本的本土现状也是促使这一文化被推行的原因。日本本土地域狭小,所能利用的资源也就相对要少很多,而且日本先后经历了二战战败、90年代经济泡沫两大挫折,当地的消费者对于轻便、省油,同时享有政策优惠的K-car十分热衷。而且在日本当地,改装文化盛行,这也使得即便是K-car这样的小车,也可以被改装成时尚、有趣的专属座驾。
之前有些朋友认为中国的“五菱”文化和日本的K-car文化相去甚远,故事君倒不这么认为。第一,中国和日本的消费环境不同,中国往往一部车需要照顾家用还要能照顾商务,需要空间更大一些的车型,所以如今SUV和五菱宏光这样的车型才会盛行。第二,日本的K-car因为受长宽限制,很多都在高度上下功夫,导致这些车型更像方方正正的盒子,而这种造型在中国来说很难得到认可,甚至被不少人称之为“棺材”造型,可想而知在审美和文化上,日本的K-car文化很难被中国所用。所以,形成什么文化,除了政策导向之外,消费环境和审美、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。